王二楞寡言,多數時候隻是傾聽,偶爾迴應寥寥數語。朱政深知王二楞性情,並不認為他是故意冷淡。
抵達學政大人處,朱政領取了秀才的憑證。自此,他正式成為生員,被納入大明人才庫。
若能中舉,將成為大明人才儲備;
若更進一步考中進士,則將晉升為準官員,哪怕僅位列末名,也能赴偏遠之地擔任縣令。
學政大人安排了燒尾宴,朱政卻婉言謝絕。
燒尾宴乃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時,款待前來祝賀的親友同僚之宴。
如今,當地知府、學政以此宴款待新晉秀才,象征他們由普通百姓步入仕途。
關於“燒尾”,其寓意多源自野獸變身後唯有尾巴無法變化,需以火燒除;
或是新入羊群之羊須燒尾方可被接納;
又或是鯉魚躍龍門之際需燒尾方能化龍。
種種說法,無不寓含榮升之意。
知府、學政舉辦此宴,旨在為同屆步入仕途者提供交流平台。
朱政對此毫無興趣結交他人。
畢竟,不久之後便是朱棣登基,此人不僅誅九族,甚至誅十族,所謂“第十族”即師徒。
若此宴上有人言語不慎,將來他恐受牽連。
因此,朱政不願冒險,隻求平安度過,及早抽身。
他甚至希望與昔日師友劃清界限,以免未來招惹是非。
朱政還從學政大人處購置一套襤衫和四方平定巾。
襤衫為大明秀才專屬服飾,標誌著秀才與普通百姓的區彆。
一旦穿上襤衫,平民百姓見之需行禮,身份低微的ji女則需遠遠跪地,待其走過方可起身。
其款式美觀,朱政甚是滿意。
至於四方平定巾,乃職官、儒士所戴便帽,由黑色紗羅織成,呈四角方形,故又稱“四角方巾”。
通常由家中女眷,如母親、妻子、姐妹親手縫製。
然而,朱政名義上的母親長年臥病,妻子尚未娶,家中僅有他與王二楞兄弟二人,隻得花費五兩銀子購買。
學政大人見朱政毫不猶豫購入此套服飾,對其財力重新評估,對其缺席燒尾宴的不滿稍減。
朱政作為小三元,本是宴會上焦點人物,他若缺席,難免遭人非議。
學政大人原以為這位闊綽的小少爺會樂意購買他親自批註的“考試輔導資料”,以消解其對朱政未參加燒尾宴的不滿。誰料朱政竟再次拒絕。
若朱政知曉學政大人所思,定會冷笑。他手中握有的資料價值遠超學政大人的輔導材料,豈會看得上?
朱政告彆學政大人,找了個隱蔽處換上襤衫與四方平定巾,整飭衣冠,徑直走嚮應天府衙門,擂響了冤鼓!
曆經多年,他終於具備了申冤的實力!
他終於要向古代萬惡的權貴勢力揮出複仇之拳!
冤鼓一響,無論衙門官員是否情願,都必須立即受理案件,這是朱元璋定下的鐵律。
故而,冤鼓敲響不足半刻,兩排衙役已手持水火棍疾步而出。
他們原以為又是哪個刁民為雞毛蒜皮之事前來報案,此刻卻發現竟是身穿嶄新襤衫的秀才。
秀纔不同於尋常百姓,幾句話難以打發,又不可敷衍對待,實為衙役們最不願接待的報案人。
衙役班頭硬擠出笑容,詢問朱政何事報案。
“秀才老爺有何事需如此興師動眾,敲響冤鼓?有事直接來後堂稟報即可,何必如此大費藍章。”
華夏社會講究留三分情麵,即便以鐵腕著稱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亦未能免俗。
朱政經班頭提醒才憶起,通常應私下拜會應天府知府,打好招呼後再走報案程式。
冤鼓非小事,無論結果如何,都將給應天府留下汙點。然而,朱政此番正是要將事態擴大,對這點自然不在意。
“班頭所言極是,晚生初次報官,確實魯莽了。”
“能否勞煩班頭引薦一下大人?”
班頭心中暗歎朱政此刻才提出引薦已然遲矣,嘴上仍無奈迴應:“你這冤鼓敲得震天響,知府大人早已聽見,隨我進去麵見知府大人吧。”
班頭在前引路,朱政緊跟其後步入應天府衙門正堂。
這是他穿越大明以來首次踏足衙門大堂。
此前酒樓事件,他並非明麵上的當事人,未曾露麵。
酒樓創辦之初,他便無意將其據為己有,而是留給王冬生之妻,即他名義上的母親,用於晚年養老之用。
因她性情溫順,但身體虛弱。
此刻置身大堂,朱政非但毫無緊張之感,反而饒有興趣地環顧四藍。
公堂之上,端坐一位麵色嚴肅的官吏。
知府乃大明正四品官員,但朱政頗為困惑,為何大明官員竟戴著枷鎖辦公?
端坐的知府大人內心同樣充滿困惑。
如今這個時代,為何秀才也要像普通百姓那樣,敲響冤鼓來報案?
畢竟他們已考取功名,堪稱聖賢門生。
踏入仕途者,通常會由師長引領,與熟悉的官員們交往,建立人脈。
那些官員們對他們也會有所留意,日後涉及訴訟,往往會偏向他們幾分。
彆看如今隻是秀才身份,將來或許能一躍成為狀元之才。
“這是……”
朱政望著身負枷鎖的知府大人,又看看領他進來的衙役班頭,一臉茫然。
班頭則習以為常,對於明代官員如此境遇早已司空見慣,這種情況在明朝並不鮮見。
“秀才老爺可能有所不知。”
“咱們這位知府大人也是戴罪之人,本應被革職歸鄉。”
“然而衙門此刻缺少官老爺,一時無人接替。”
“朝廷念其情,特許知府大人戴著枷鎖留任。”
朱政呆呆點頭,心中疑雲密佈。
但這也愈發堅定了他一個想法——不再繼續考取功名!
一旦成為舉人,便會列入大明官吏候選名單。
屆時,倘若朱元璋將現任官吏儘數誅殺,繼任者豈非就是這批舉人?
即便朱政並無貪腐之心,
但官場風雲莫測,哪天被人看不順眼暗中使絆子也未可知。
大明早期,無辜受牽連的官員不在少數。
無論是否參與其中,隻要與所謂的危險人物稍有瓜葛,便可能招致斬首之禍。